close
金柑產業改造的肇始

金柑產業改造的肇始
李念宜2007.7.7.

從李國明先生的文章中,可以清楚的看到金柑產業的危機有二;
一是來自中國大陸低成本競爭的衝擊。此衝擊不只是來自中國的出口貿易,更嚴重的是來自台灣不法的進口商及加工業者。
其次是未來消費者及消費市場的改變。此衝擊為消費加工商品;首先是多樣化,再進而高級化(包括產品品質及包裝),最後如果可能的話由加工商品變成生鮮商品。

宜蘭的金柑產業的衝擊首先是來自1980年代為台灣內部消費者及消費市場的改變,1990年代為台灣不法的進口商及加工業者,2000年代才是來自中國大陸低成本競爭的衝擊。這些衝擊和演變,都是經濟發展的必然情況,也就是無可避免的情況,所以說產業必須尋求生存下去的改變,否則只有接受被淘汰的命運。

台灣省宜蘭縣青果運銷合作社在1970年代籌建金柑加工廠,並與日本大販賣商合作,在1980年代的台灣農產業結構大調整中發揮很大的貢獻,不僅安定原有的產業也吸收一小部分的柑桔產業轉型,但也增加未來再轉型的負荷難度,1990年代種植金柑的農民數及栽培面積大幅減少,以及價格的大幅波動。顯示著金柑產業必須再改造轉型的現象,可惜產、官、學各界都沒有重視,其原因可能是金柑產業在經濟產業結構,或農產業結構中的份量太小,小到他們都看不到。

1990年代中期、筆者擔任改組後的青果社宜蘭分社經理時,看到金柑產業必須再改造轉型的現象,於是著手三項改造工作;一、請求農委會及台大園藝教系協助,試圖研發金柑的不同消費商品。二、試行辦理生鮮金柑的共同運銷。三、擬訂產銷契作辦法,追求產銷穩定。這些努力,一及二項因繼任經理和選任人員的不認同,非常可惜,只經過不到2年的努力就停擺下來。至於三項的契作辦法,經過4年之後才被認為有需要而施行至今。

2005年筆者被青果社台北分社邀參加社員合作教育講習時,認識同時被邀的台大園藝系陳右人教授,陳教授豐富學識和熱忱,再次觸動筆者對金柑產業改造的期望,進而邀請協助並獲首肯,才有今日金柑產業改造的肇始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金柑日記 的頭像
    金柑日記

    金柑日記

    金柑日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